景区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需要对旅客流量进行统计与预测。《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一文件中明文指出: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因此统计并预测客流量对于景区游客的安全和用户体验就非常的重要。
下面介绍分为几个部分:
1.数据从哪里采集来?
2. 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做什么?
一. 数据从哪里采集来?
闸机统计、售票系统数据、景区摄像头或wifi连接数。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获取渠道可以拿到的数据,及其对应的指标作用。
1.闸机统计
闸机统计一般是指,通过景区现有的闸机数据,汇总每天通过闸机的人数,可以比较准确的获取每天的的流量数据,并且有较好的实时性。
可以获取的数据指标:每日入园人数、当前园内实时人数。
优点:数据准确、可以准确得知实时数据。
缺点:无法知道游客的具体属性,包括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等一些详细的信息,无法进行下一步的用户信息化运营。
2.售票系统
售票系统获取数据,一般是指线上和线下联合获取数据的途径,线上各大ota平台可以准确的获取到用户的个人信息,手机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等,以及游览景区后对景区的评论。
优点:可以准确的获取到游客的具体信息,为以后搭建用户画像,做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景区私域运营做铺垫,提高景区的营收,改进景区功能。以后如果搭建了预测模型,可以通过这部分数据来进行修正,从而使模型更加准确。
缺点:从统计景区流量的角度来说,数据不如闸机准确,且需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统计才能有一个比较准备的流量统计。需要搭建数据自己的用户画像体系。
3.景区摄像头或者景区wifi连接数量
景区摄像头:在大门、通道、分流点处安装采用基于3D双目机器视觉技术的视频监控设备,通过识别头部、肩部、躯干等人体主要部位的轮廓信息进行人数统计。
景区wifi连接数量:基于WIFI统计的模式,在景区内部覆盖网络信息,当游客连接景区开放式WIFI时则会被统计入库系统。
优点:与硬件相结合,能够获取是数量与景区地点信息相结合,为后面统计出热点景区做铺垫。感知景区内部游客流量分布情况。
缺点:景区摄像头对于硬件和算法要求较高,准确率有待提高。而景区wifi连接数,游客未连接WIFI就不能统计人数,对客流数量有较高的偏差,且对于大景区投入成本过高。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有什么想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