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前提下,将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充分聚集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海洋牧场改变了以往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长岛是全国最早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地区之一,全区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 12 处,其中国家级 6 处,省级 6 处,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 34.9 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始终把环境承载力作为硬约束,腾退、拆除近岸筏式养殖区 1.77 万亩,投入财政资金近 1 亿元,推进养殖环保浮球、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升级改造等工作。
二是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示范推广“海工+牧场”“陆海接力” “大渔带小渔”三种模式,将全区水产种业、海水增养殖业、海工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多家大型龙头企业纳入雁阵型集群,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三是推动产业向工程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支持和保障“百箱计划”首批4座智能网箱年内建设完成;另一方面,协助相关企业先后通过参股、项目合作等形式与海洋牧场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区共建成海洋牧场平台5 座、深水智能大网箱 8 座,通过多年发展,长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装备化、信息化、规模化水平率先走在了省市前列。
四是推动产业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搭建海洋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用好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牧场”。实施 6 个海洋牧场观测网项目,完善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海洋牧场观测和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将 5G 技术与海洋牧场装备深度融合,实现养殖数据实时传输,基本实现海洋牧场水下作业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
三、取得成效
海洋牧场建设明显改善了局部海域生态环境,牧场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全区海洋牧场示范区投礁规模突破 130 万空方,增殖放流恋礁型鱼苗 3000 余万尾,重点海洋牧场区域渔业资源得到明显改善。2020 年,全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100%。“大渔带小渔”模式为渔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全区渔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总数达到 49 家,辐射带动 3600 多户渔民实现了共同致富。以海洋牧场为载体的新型“渔家乐”,进一步拉长了海上休闲旅游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过 300 万人次,成为渔民增收新亮点。
一、概述:养老智慧管理系统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养老智慧管理系统正逐步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重要手段。这一系统集成
...一、概述:智能养老院系统解决老年人孤独与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1.1 老年人群体的孤独现状与社会影响 1.1.1 孤独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因子女忙碌、
...一、概述:如何优化网上商店订货系统,提升顾客购物体验与订单处理效率? 在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今天,网上商店订货系统的优化成为了提升竞争力、增强顾客粘性的关键。一个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有什么想聊的?